查看原文
其他

朱步楼:享受孤独

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-11-16

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民作家

点击上方图片发现更多美文

 朱 步 楼 在 线



栏目主编:李建丽

责任编辑:张亦怡



享受孤独

江苏  |  朱步楼



孤独,一般是指形单影只的孤身独处。古人云:“幼而无父曰孤,老而无子曰独”。其实,孤独既是一种与他人和社会隔离的生存状态,更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心灵体验和精神状态。

孤独如同影子伴我们左右,随我们终身。因为生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幸福之旅,各种不幸和孤独寂寞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。


正如马尔克斯在《百年孤独》一书中所说:

“生命,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。无论我们出生、我们成长、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,直到生命的最后,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。”

学业无成、恋爱失意、家庭变故、事业受挫以及人际是非、命运乖戾,往往会使人倍感落寞沮丧。你站在喧嚣的人群里抬头看烟花绚烂,我却看到了你眼中闪着光的寂寞,光彩是他人的、热闹是别人的,你一个人的孤立无助,是那么的晃眼。

这样的感受,我有过,相信你也有过。不能直面、忍受和消解这种孤独,就容易迷失自己,甚至沉沦下去。

在世人的眼中,孤独等同于独处无人缘、个性多孤僻的贬义词,一直都是伤感的字眼。其实,真正的孤独不是空虚、不是无聊,而是一种个性意识张扬的前奏。


 

孤独如一行足迹,深深印在沙滩上,向远方延伸;

孤独似一双眼睛,痴痴地望着夕阳,向梦想遐思;
 


孤独像一声呼唤,悠悠回响在峡谷中,向四周蔓延;
 


孤独是一堆篝火,默默燃烧在旷野,向黑暗放光。


不会享受孤独,就难以体会生活的真味、体味人生的真谛、体验创造的快乐。所以,品味和享受孤独,是一个人成长的必修课程,也是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。

享受孤独,是一种品质的淬炼,能够丰盈内心世界。

享受孤独,并不都是离群索居、做陶渊明式的隐者,而是在熙攘的世俗中保留自己思想驰骋的空间,在复杂的社会中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见解。人生在世,最难以逃避的就是自己。享受内心的独处、倾听内心的呼唤,这算是品味孤独的第一步。

在孤独中自省反思,可以进入自我完善的佳境。有些人终其一生,未曾与自己的灵魂有过一次促膝长谈,错失了许多检省和取悦自己的良机。

人是在自省中不断成长的。无论是春风得意时,还是坎坷失意时,学会在一个人的世界里,袒露活脱脱的自我,“独与天地精神往来”,与内心共情、与万物对话,扪心自问:我到底是谁,我要干什么?我还能干什么?就能及时地告别过去、面向未来、活在当下,发现更好的自己。

在孤独中经常自我反省,内心世界就会渐渐丰盈起来,拥有更多的积极力量。

在孤独中独立思考,可以磨砺宁静致远的品质。

法国17世纪哲学家帕斯卡尔曾在书中写道:“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,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;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,他的全部尊严来自于思想,而思想的过程是享受孤独的过程。生命的力量就来自思想的力量。”“活着”是动物的一种原生状态,只有“思想者”才是人类卓越的生存方式。

人的智慧和品质,是在孤独中“思想着”实现的:从平凡中看出独特,从嘈杂中感受宁静,从思考中探索奥秘。

直面孤独,就不会沉醉在物欲之中而感到疲惫和空虚;品味孤独,就会以更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来滋养、润泽自己,修炼内心、澡雪精神;享受孤独,就会不断“思想着”求解生存的价值和意义,殚精竭虑地追求真理,始终不渝地拓展着我们的思维空间和生存空间。




享受孤独,就会不断“思想着”求解生存的价值和意义,殚精竭虑地追求真理,始终不渝地拓展着我们的思维空间和生存空间。

思想的独舞者是孤独的,在孤独中推陈出新、在孤独中驭平显奇:没有司马迁的孤独,就不会有史家之绝唱、无韵之离骚;没有梵高的孤独,就不会有如梦如幻的星空和金色耀眼的麦田;没有海子的孤独,就不会有面朝大海、春暖花开的浪漫祈愿。

尼采曾说过:“谁终将声震人间,必长久保持缄默;谁终将点燃闪电,必长久如云漂泊。”善于品味和享受孤独,方能提升自我品质、绽放生命精彩。

享受孤独,是一种创造的灵感,能够成就最好的自己。

孤独不是秋日孤雁的伶仃,而是雏鹰仰望蓝天飞翔的方向,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求索;孤独不是冬季零落的飘絮,而是春雨滋润下悄悄发芽的种子,是一种焕发新生崛起的灵感。

当一个人将心灵的触觉深入生命的内核,做一些与现实距离上的调整、迂回,就可以捕捉到若隐若现的灵感、机遇和创新的契机,同时也能开发内心最强大的潜能,产生一种俯瞰人生的力量。

英国作家赫胥黎说过:“越伟大、越有独创精神的人,越喜欢孤独。”因为人生的许多感悟和创造就产生在孤独之中,凡是做大事成大器创大业者,都是耐得寂寞、受得孤独之人。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,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,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中摘取桂冠……

历览古今中外,一个人的成功史、创造史,就是一段漫长的有意义的孤独岁月。“古来圣贤皆寂寞”。在孤独中激发灵感,凭实力厚积薄发,向自身的极限挑战,并完成充满无限激情的一跳,与孤独一起登上成功的顶峰—一这就是生命的美丽和生活的魅力!

享受孤独的过程是战胜自我、超越自我的过程,可以让身陷逆境的人自信自强、奋发向上,让受到挫折的人重振旗鼓、东山再起,让取得成功的人戒骄戒躁、更上层楼。

奥斯特诺夫斯基在双目失明、全身瘫痪、十分孤独的境况下,凭着坚强毅力、克服重重困难,完成了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巨著创作。

贝多芬17岁失去母亲,32岁耳聋,接着又陷入失恋和孤独无助的痛苦之中,可他顽强地向命运挑战,展开梦想的翅膀飞出孤独,创作了《命运交响曲》等一批不朽的音乐作品,使今天无数音乐爱好者感到温暖和温情,驱散无数的孤独和寂寞。

由此可见,只要你甘于寂寞而又勤于耕耘、享受孤独而又发愤图强,你就必将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达到你始终如一的目标,凭借你心地的宁静致远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
用孤独之剑铸造自己,就是生命最好的姿态!

享受孤独,是一种自我的清欢,能够体验独特的快乐。

在高速的生活节奏压力、激烈的利益竞争纷扰和灯红酒绿的诱惑面前,享受孤独,让浮躁的心跳恢复平静,用无声的爱抚平心灵的伤痛,闲看花开花落、静观云卷云舒,视世间的千般烦恼、万种忧愁如过眼云烟,成败与得失、欢喜与悲忧、聚散与离合,都会在心灵放飞的清欢中萦绕、消散……

快乐是不分等级的,高车驷马、华堂嬉游、鲜花环绕、掌声四起,固然带来快乐,“兴来每独往,胜事空自知”,远离喧闹,与书为伴,沉浸在文字中喜乐忧伤

与茶为伴,让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;

与月光为伴,独上高楼凭栏杆,俯视明灭的万家灯火;

与山水为伴,沐花香馥郁、听鸟语款款,头枕茵茵草地任思绪的河流缓缓流动,心鹜八极、神游宇宙,这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呢?

孤独是一首无言的歌,苍凉、悲壮而又余音绕梁。

“新啼痕压旧啼痕,断肠人忆断肠人”,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,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”,爱情之花凋谢了,事业之船搁浅了,如果在孤独中看破红尘、心如死灰,只想“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”,一盏清灯两卷经书度过漫漫人生,就会丧失生活的信心和锐气。

享受孤独的人会超然物外,看淡而不看破,用孤独之光重燃生命的激情。

“孤舟笠翁,独钓寒江雪”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不乱于心,不困于情,在自己的世界修篱种菊,纵情山水田园,倾听生活的诗意,体知更广的远方,才是真正的一个人的清欢。心若清净,风奈我何;你若不伤,岁月无恙。

“赤子孤独了,会创造一个世界”。这是傅雷夫妇的墓志铭,也是傅雷先生“享受孤独”的人生写照。我们要学会品味孤独、享受孤独,丰盈心灵、陶冶情操、激发潜能,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,成就最好的自己。


特别推荐

(点击标题阅读)

1、为什么说“从小一观,到老一半”?教育专家给你科学解答!2、3、4、5、6、7、8、

9、

作者简介

/朱步楼

中共党员、法学博士、教授。曾在农村中小学和大学任教,后到省市县党委政府机关工作,先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《群众》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、省政府副秘书长,现任江苏省政协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、省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,“道德智库”特聘研究员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。1980年以来,先后撰写出版文学作品、社会科学著作20多部,其论著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。

诵/姜林杉

姜林杉(本名:姜虹) ,“学习强国”全国播音朗诵专家团成员,中国播音主持“金话筒”奖、中国新闻奖一等奖、江苏省“四名人才”“名主持人”获得者,江苏省播音主持委员会副主任、江苏省语艺委常务副主任、省播音主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、省播音主持政府奖评委会成员、播音指导、普通话测试员、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语言表演考级考官、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客座教授、心理咨询师,“全国优秀作文选”“小学语文课文”“美德少年”等平台刊物示范朗读者,著有《口才与朗诵——综合训练手册》(启蒙篇、基础篇共6册,针对幼儿和中小学生)《口才与朗诵——综合训练汇编》(针对艺考生、师范生、教师和成人爱好者)《青少年普通话基础实践手册》等,课程“跟姜林杉一起练【普通话】【表达技巧】和各年龄段《口才与朗诵》系列”等,喜马拉雅美音优话读书会发起人。


每周一期  周二发布


本期目录



朱步楼在线

享受孤独(江苏|朱步楼)

李燕巧在线

成长写意之:成长的根(北京|李燕巧)

朱国平在线

历史的荣耀与疼痛 ——大西北掠影(三)(江苏|朱国平)

王喜根在线

江南老行当之:做木梳(江苏|王喜根)

王少坤在线

火流星之:生死抉择(江苏|王少坤)

黄锦秋在线

爱在柳州之:忙不完的旧情续不完的梦(广西|黄锦秋)

往期目录(点击标题阅读)



刘炜在线

余生还能干些什么(广东|刘炜)

李燕巧在线

成长写意之这是,我们第一次遇见(北京|李燕巧)

朱国平在线

为你而来 ——大西北掠影(二)(江苏|朱国平)

王喜根在线

江南老行当之:摇麻绳(江苏|王喜根)

王少坤在线

火流星之:两颗子弹赴宴(江苏|王少坤)

黄锦秋在线

爱在柳州:爱情,是需要意境的(广西|黄锦秋)

名家在线稿约

不管您是不是文坛名家,只要您有一定数量、质量的文学作品可供每周一篇发表,您在这里就是名家!一般文学作品也可,尤其欢迎中篇、长篇小说。好作品有人读才有价值,点击量低于200或连续3篇点击量低于500的将停止刊发;读者反响较好、留言评论较多的可以参加“《人民作家》文学奖”的角逐。

本刊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 联系方式:18861952100(微信)文稿统筹:18105113751(微信)

投稿信箱:renminzuojia@163.com

感谢您的阅读,欢迎您转发分享的同时,在文章后点“在看”和留言,以示鼓励!

欲了解《人民作家》详细资讯,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,从下方菜单中查询。

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。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